沁阳市:“小”工程绘就民族团结“大”画卷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8-18 浏览次数:

近年来,河南省沁阳市始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任务,创新推出“六小”工程,从细微处着手,于点滴中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丰富的举措,让各民族群众在日常互动中增进情谊、在协同发展中共享成果,绘就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大”画卷。

“小故事”传播大能量。深入挖掘身边各民族互帮互助、共居共乐的真实故事,精心收集整理邻里间的暖心帮扶、工作中的协作佳话。这些充满温情的“小故事”通过广播、短视频等多种传播渠道走进千家万户,用生动鲜活的案例诠释“大团结”的深刻内涵,让民族团结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融入群众生活。

“小课堂”传递大知识。开设“民族团结小课堂”,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开展民族知识普及。在微信群中,定期推送民族常识小贴士;在社区活动室,专门设置民族文化图书角;在村内角落,精心打造“民族知识角”。通过这些便捷高效的方式,将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法规、历史文化等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民族文化知识入脑入心,为民族团结筑牢文化根基。

“小结对”凝聚大感情。组织不同民族家庭、党员与群众“小结对”,开展定期走访、节日互访,例如汉族家庭邀请少数民族邻居共度春节,少数民族同胞分享本民族特色美食,以“小联结”增进“大感情”。

“小调解”化解难题。针对涉及民族习俗、生活习惯的小矛盾,组建由回汉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小调解队”。调解队成员凭借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及时介入矛盾纠纷,耐心开展疏导工作,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民族团结进步创造良好环境。

“小关心”汇聚大温暖。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广泛发动统战成员、爱心企业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精准解决群众在就医就学、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从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难题,到为失业群众寻找就业岗位,这些“小关心”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大力量,让各民族群众切实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小产业”带动大发展。积极培育“民族团结小产业”,鼓励各民族群众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携手创业发展。例如星月工贸、星达公司共同经营融合民族特色民贸民品产品、共同开发融入多民族元素的手工艺品电商产品等。在合作创业的过程中,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仅实现了经济增收,更让团结情谊在互利共赢中更加深厚,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沁阳市以“六小”工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下一步,沁阳市将持续深化“六小”工程,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为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贡献更多沁阳力量。



来源:沁阳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