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路不好走,下雨天到处都是坑坑洼洼,不利于出行,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看着门前崭新的硬化路面,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少数民族聚居村西关村村民马国福如是说。
近年来,修武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从解决民众身边事入手,用一件件实事凝聚人心,在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参与基层治理,绘就共居共学、共建共享的和谐画卷。
从“机制保障”到“服务上门”
“孩子上学的事终于解决了,太感谢你们了!”不久前,在修武县务工的维吾尔族群众阿不力孜握着民族工作网格员的手连连道谢。原来,通过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服务站的联动,网格员及时帮他协调了子女入学问题。
这得益于修武县构建的全方位服务体系。该县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全县194个行政村(社区)均配备了民族工作网格员,31家县直部门联动参与,形成了“县有服务中心、乡有工作站、村有联络员”的治理体系,让服务精准触达各族民众。如今,修武县网格服务覆盖到小区、楼栋和家庭,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达98%。
从“课堂宣讲”到“指尖学习”
“答对了!这是民族团结知识手册,您拿好。”近日,在修武县城文化广场,由修武县委统战部、修武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组织的一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趣味竞答活动,吸引了各族民众广泛参与。
近年来,修武县通过流动课堂、文艺汇演、宣传展板等方式,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手牵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活动。
线下热闹,线上同样精彩。该县还借助“云上课堂”“修武融媒”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应知应会政策宣传,让民族政策法规走进各族群众的“朋友圈”。
从“结对帮扶”到“共建共富”
“在这里干活,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不耽误照顾家里老小。”郇封镇后雁门村云台冰菊种植基地的薛满意道出村民心声。
该基地负责人崔爱敏表示:“发展云台冰菊不仅提供就业,还规划研学游,既提高各族群众收入,又推动乡村振兴,更让冰菊成为民族团结的‘金名片’。”
地处修武县深山区的一斗水村与旅游强村岸上村结对后,一斗水村盘活生态资源,打造“云端民宿+徒步探秘”线路,两村实现游客互推、客源共享。
一件件实事,一次次互动,修武县用点滴行动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结对不是简单‘输血’,而是携手‘造血’。”修武县委统战部部长李继豪介绍,各民族群众在产业协作、文化交流、民生改善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如今,各族群众腰包鼓了、生活美了,民族团结情感也在互帮互助中越扎越深。
来源:修武县委统战部